一部浙江陶瓷史,半部在龙泉。龙泉窑青瓷,创烧于三国两晋,兴于五代,盛极于宋元,衰败于明中叶,结束于清中后期。前后历1600多年历史,窑厂广布,影响深远。龙泉窑青瓷被认为是中国历代青瓷工艺技术发展的总成,其中,宋代开创的粉青、梅子青釉青瓷,其釉色和质地独树一帜,巧夺天工。
执壶直口,口下渐丰、垂腹、圈足微外撇,一侧置长流,相对一侧置曲柄,盖上有圆拱形钮。上瘦下丰呈梨形,流与柄均向外撇,与腹部重心呼应,器式线条流畅,收放有度,造型优美端庄。《中国古 陶瓷图典》讲:‘“梨式壶,壶式之一,始于元代,流行于明代,因形状似梨而得名”。其造型源自阿拉伯民族使用的铜器,元时期借鉴这种造型稍作艺术创造而成一-种新出现的瓷器造型。
此件龙泉窑执壶釉水厚腴温润,碧翠怡人,其纯净无瑕若天然美玉琢成。细部处理精细,譬如壶柄底部分成三段,协调美观。本品执壶无论釉水、造型、工艺,均堪称完美,是元代龙泉窑的典范之作。反映了元代龙泉青 瓷在继承南宋传统制瓷技艺基础上近一-步发展成熟,而臻至炉火纯青。
古人形容龙泉青瓷:陈之案头而悦目,置之镜台而媚容,佐读有养气之功,对谈有化戾之祥。蕉窗昼永,却暑何难,荷室香凝,祛寒不觉,展玩而矜平躁息,终全忠鲠之操,侍坐而心和气舒,不失雍容之量。